close

今天我們想要談談--蛋白

蛋白在烘焙領域中非常重要的

它的存在,不可或缺。

像戚風蛋糕就是利用蛋白打發來做為蛋糕膨脹的主力。

蛋白打發成功與否決定了蛋糕的體積、組織、綿密度等,是構成整個蛋糕結構的重要因素。

所以必須好好熟悉它。


 

<蛋的構造>

一顆雞蛋包含了蛋殼(shell)、蛋殼膜(membrane)、蛋白(albumen)、蛋黃(yolk)及氣室(air cell)等五個部分。

而其中的蛋白則是由88%水、10%蛋白質,以及微量脂肪所組成。

以下為蛋白內所含蛋白質種類

種類

含量(%)

特性

卵白蛋白(ovalbumin)

69.7

為主要蛋白質成分,容易因加熱或攪拌處理而變性凝固。

卵類黏蛋白(ovomucoid)

12.7

屬於一種醣蛋白,熱安定性良好。

伴白蛋白(conalbumin)

9.5

 

卵球蛋白(ovoglobulin)

6.7

為優良起泡劑

溶菌酶(lysozyme)

3

具溶菌作用,能分解細菌細胞壁

卵黏蛋白(ovomucin)

1.9

賦予黏性,與蛋白起泡性有關。

抗生素蛋白(avidin)

0.05

 

 

許多種類蛋糕都需要將蛋白打發,以達到體積膨大、組織蓬鬆的目的。打發過程中,蛋白裡不同蛋白質的特性都會影響蛋白發泡。其中卵球蛋白,就與蛋白起泡有關,主要為降低表面張力,增加蛋白黏稠度,在攪拌時可將拌入的空氣形成泡沫。而卵黏蛋白則使形成的泡沬表面變性,凝成固化薄膜,使氣泡內空氣不致外洩。

 

<蛋白起泡原理>

1.蛋白中蛋白質使蛋白液表面張力變小

2.攪拌時拌入的空氣形成泡沫

3.蛋白質變性,泡沫表面膜會迅速凝固

4.泡沫逐漸形成安定且細緻的氣孔結構

 

<影響蛋白起泡因素>

此部分針對蛋白起泡能力以及泡沫安定性做討論。

 

1.蛋白黏稠度

稀蛋白液黏度較小,較易打發,但泡沫安定性較差

濃稠蛋白液黏度不易打發,但泡沫安定性較佳

 

2.溫度

蛋白在溫度高的時候,黏度降低,變得容易打發,但泡沫安定性也隨之下降

溫度低的時候,泡沫則較細緻且安定。

如果溫度過高,蛋白變得稀薄,會無法包住拌入的空氣,連打發都變得困難。

相反地溫度過低的話,蛋白膠黏性變得太大,同樣無法打發。

蛋白加糖打發時,最適溫度約為攝氏17~22度,其體積及穩定性為最好

 

3.pH

蛋白通常在pH4.6~4.9時,起泡性及安定性均較佳

蛋白本身pH值通常較高,故攪拌時通常會添加酒石酸鹽、檸檬汁或醋,來調整pH值。

添加時務必注意用量,以免過頭反而打不發。

 

4.蛋新鮮度

蛋的新鮮度會影響黏度。

新鮮蛋白黏度大,起泡性差,但泡沫安定性佳

較不新鮮蛋白黏度變小,起泡性好,但泡沫安定性差。

 

5.

打發初期加入糖,會使泡沫延緩形成,起泡能力降低,但有助於穩定泡沫及增加泡沫濃稠

 

6.

會降低起泡性及泡沫安定性。

但可增加蛋白韌性及泡沫柔軟性。

 

7.水分

加水稀釋會使蛋液黏度下降,增加起泡性。

但勿超過40%,會降低泡沫安定性。

 

8.油脂

表面張力很大,會阻礙蛋白起泡及泡沫安定性

 

<法式蛋白霜>

蛋白溫度落在攝氏17~22度,且糖量為蛋白的2/3時,所打出來的體積和穩定性最佳

但事實上每位甜點師傅慣用的方式及配方都不一樣,

有人習慣用常溫蛋白,有人習慣用冰蛋白;

有人喜歡中速攪拌,有人喜歡高速攪拌;

有人分三次下糖,也有一次全下。

每種方式打出來的蛋白霜都會有些許不同,

但無論哪種方式,只要能夠打出漂亮的蛋白霜,都是好方式。

 

這次當然不免俗的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打的蛋白霜,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: )

冰蛋白200克、

137克、

檸檬汁6

 

我的在一開始秤料時,

全部下入蛋白中

加糖後蛋白溫度約攝氏11度,

桌上型攪拌鋼用高速攪拌

1分鐘後蛋白開始變白並出現較大的氣泡

此時為起泡階段

繼續用高速攪拌數分鐘後,

泡沫開始增加並慢慢變得緻有光澤

且硬度變高能夠產生紋路

此時拉起蛋白霜會產生下垂的美麗彎勾而不會滴落

此為濕性發泡

之後轉中速繼續攪拌

會發現蛋白霜硬度再度持續上升

紋路越來越明顯

質地變得硬挺

此時再拉起蛋白霜發現已經不再柔軟

紋路堅挺直立且依舊有光澤

乾性發泡階段

如果再繼續打下去就會過頭

蛋白霜慢慢失去光澤,

泡沫開始分離

變成棉花狀態

 

<參考資料>

1.顏文俊(1991),蛋‧烘焙工業
2.盧訓等17人(2008),烘焙學,台中,華格那企業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kerynot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